对越反击战期间,我国明明有百万雄师,为何让大批新兵上战场?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6:39 点击次数:64
这是一群初出茅庐的新兵,却在危机重重的越南战场屡建奇功。
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
1979年,中国终于对越南的挑衅忍无可忍,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。可是就在这样一场重大战役中,中国并没有全部派遣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上战场,而是安排了大批新兵前往越南参战。
要知道战场不是一般的地方,一群老兵尚且不能全身而退,更何况是一群涉世未深的新兵。中国那时候至少有二十个师,军事实力十分强大,为何要让这些乳臭未干的新兵上前线?他们能顺利打赢这场战役吗?
1979年,越南战场上,硝烟弥漫,四周都萦绕着肃杀的氛围,两军阵前对峙,彼此都在等待对方的开战。
突然,许世友抬起头,看着我方蓄势待发的将士们,放大嗓门高喊了一声:“时间到,还击开始!”刚刚说完,只见原本就蓄势待发的士兵们,迅速向敌军营地冲锋。
他们一个个虽然脸颊尚显稚嫩,但都面露坚毅。很显然,这是一群刚刚迈入战场的新兵,还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。
他们却已经拿起手中的枪,开启了保家卫国、生死难料的征途。明明中国有百万大军,至少两百个师级军团,为什么要让这些新兵上战场呢?
我军强盛为何让新兵上战场
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置郡县开始,越南这片土地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近代以来,不只中国因为列强的瓜分,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就连“好兄弟”越南也没能幸免遇难,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。
这时候的中国和越南,还是荣辱与共的兄弟之国。在1951年的越南战争中,越南遭受连年战火,中国还对越南进行了大量的帮扶,援助他们赶跑了侵略者,在帮助越南重建家园的过程中,我国提供了大量外汇和物资进行援助。
哪怕我国经济也十分困难从未亏待这个兄弟国家,以至于最后越南领导人习惯于一遍遍跑到北京,毫无愧疚地伸手要这要那。
然而中越两国上千年的交情,竟然比不过苏联的糖衣炮弹。中苏关系破裂后,越南仗着有苏联作为靠山,数次进犯我国边境,打伤我国边民,还屡次派兵挑衅,完全不顾多年的手足之情。
面对越南的多次寻衅,中国政府终于忍无可忍,于1979年正式发动自卫反击战。
不同于以往的战争,中国在这次战争中,明明还有大量久经战场的老兵,可是却出人意料地派遣大量的新兵上战场,初出茅庐的懵懂新兵就这样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。
相信很多人都好奇:明明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比较太平,为什么不用更加英勇善战的老兵,反而将对战场一无所知的新兵去打仗,这不是将这群“孩子”们送入火坑吗?
中央领导到底是如何考虑的?
大量新兵的使用,到底是哪些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其中既包括军队内部的编制和建设问题,也涉及到国际政治和军事的复杂背景。
主要原因首先是军队的编制问题: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,中国解放军分为甲种师和乙种师两种编制。
甲种师为满编师,主要执行军事训练任务,也就是我们先前说提到的那些身经百战、骁勇善战的老兵;而乙种师为简编师,更多的是从事生产、施工及营建任务等,例如消防、建设桥梁、工程建筑等,而这类兵种的战斗力较为薄弱,他们一般都是作为后方支援的。
这次战争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,乙种师开始大量扩编,这就导致大量新兵被投入战场。
第二点原因是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严峻:当时正值美苏冷战的高峰时期,中苏关系破裂,双方局势都很严峻。
中国原来的“好兄弟”越南与苏联达成军事同盟,对中国的南方构成了巨大威胁,这两个敌人一个在南,一个在北,对中国形成夹攻之势。
面对越南的多次挑衅,中国政府意识到,必须出兵惩戒越南,但同时也要防范北面苏联的威胁。这两个敌人的实力对比下,苏联的军事实力自然是非同一般的。
因此中国的主力部队,都被部署在中苏边境,防止苏联的进攻。这就导致进入越南的参战单位,只能将新兵作为参战的主力军。
第三点原因是当时正处于部队建设的低潮期,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,中国与苏联关系的破裂,导致中国解放军处于部队建设的低潮期,军队战斗力分布不平衡,有的战斗力强,有的战斗力弱。
中国解放军整体的战斗力也有所下滑,部队的训练也有所懈怠,需要通过实战来磨砺部队,保持和提升军队的战斗力。
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,大家对打越南时,派遣大量新兵上战场的事迹怎么看呢,欢迎评论我们下期再见。
参考资料:
《故事党课丨誓言,用生命去践行——记镇雄抗越一级功臣张家军》——镇雄县人民政府